科学通报|室温光催化实现多种塑料降解
聚合物材料及相关塑料制品占据着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从传统的衣食住行不断拓展到战略新兴产业和国防军工中,塑料制品的使用及需求日益增长。随着塑料产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废旧或失效塑料的不当管理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2020年6月,由多国化学会共同组织的第八届化学科学与社会高峰论坛(CS3)在伦敦召开,会议发布了重要白皮书《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塑料》,提出化学在为塑料使用提供解决方案中的核心作用,并号召全球化学家通力合作绘制一幅塑料可持续发展的蓝图。
塑料制品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成为当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废旧塑料的处理方法有填埋、焚烧、物理回收和化学回收等方法。然而,目前主要的塑料处理方法仍然基于填埋和焚烧,不仅对土壤、水体等生态环境形成了威胁,同时造成了严重的资源和物资损耗。近年来,通过降解实现塑料的化学回收及升级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者致力于通过光、热、化学引发剂等方法实现塑料降解,获得单体原料或者其他高附加值的化学原料。其中,光催化技术可以有效利用可见光及紫外光的能量,在光催化剂的作用下实现高效化学反应过程,具有绿色、清洁、可持续、适用范围广的特点。采用光催化技术可以将塑料非选择性地降解成微塑料、纳米塑料,或者转换塑料中的碳氢资源获得有用的化学品。因此,光催化降解塑料有望实现对塑料废弃物的可持续性、长期降解管理。
华东师范大学姜雪峰课题组在Science Bulletin发表了题为“Degradation of plastic wastes to commercial chemicals and monomers under visible light”的研究论文(图1)。他们采用铀酰光催化剂(UO22+)实现了对聚苯乙烯类及聚酯类9种塑料的降解,并实现了对其中5种聚苯乙烯类混合样品的降解实验。在六水合硝酸铀存在下,采用460 nm的蓝光对聚苯乙烯(PS)类塑料进行辐射,能够获得产物苯甲酸,产率为30%。对照实验表明,铀酰光催化剂大大提升了PS的降解效率,较传统光催化剂有了明显的提高。类似的,采用铀酰光催化剂对聚苯乙烯泡沫(EPS)、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SAN)及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进行降解处理,获得的苯甲酸产率分别为40%、32%、39%和35%。而对以上5种塑料的混合样品进行降解处理时,生成降解产物苯甲酸的产率达到33%。此外,采用铀酰光催化剂对聚酯类进行降解处理,能够在降解聚醚砜(PES)和聚碳酸酯(PC)时分别获得其酚类单体。在降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的过程中,其产物对苯二甲酸的产率分别达到88%和77%。
图1 塑料降解方案示意图
他们进一步对塑料样品降解过程中的结构、形貌进行了监测。以PET的降解过程为例,PET在处理30 min后发生溶胀和鼓突,在1和4 h后出现大规模的渗入。由于降解反应生成了亲水性的羟基及羧基,塑料样品的接触角不断降低。PET分子链的降解同样还表现在晶体结构的消融以及分子量的降低上,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以及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验证。同样地,采用以上方法对其他几种塑料的降解过程进行监测及研究,并探究塑料降解过程的机理:塑料的降解过程首先是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胀作用,接下来是在无定形区的腐蚀以及结晶区的聚合物链拆解,使得聚合物链打开而增加反应的比表面积,进一步加速反应。在这一过程中,UO22+在460 nm蓝光激发下产生了激发态的*UO22+并活化聚合物的链段。聚合物降解机理可以通过其降解生成的酸或者酚类产物进行分类。对于产生酸类产物聚苯乙烯类及聚酯类塑料样品,其降解过程遵循单电子转移(single electron transfer, SET)和氢原子转移(hydrogen atom transfer, HAT)机理;对于生成酚类单体的聚碳酸酯和聚醚类塑料,其降解机理主要是氧原子转移(oxygen atom transfer, OAT)和单电子转移SET的协同作用(图2)。
声明:本文仅用于学术文章转载分享,不做盈利使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