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艺军团队Angew:活性位点精准构筑+界面近场散射光学模型:实现高效耦合催化CO2还原和烯丙基sp3 C–H键功能化
全文速览
近日,福州大学徐艺军教授团队通过精准构筑功能导向活性位点和利用界面近场散射光学吸收模型的协同策略,以球形SiO2作为载体,合成了Ni单原子修饰的CdS量子点(Ni:CdS/SiO2)高效复合型催化剂,首次在一个氧化还原循环中同时实现了太阳能驱动耦合催化CO2还原为合成气和烯丙基sp3 C–H键的选择性芳基化/烷基化。该反应无需化学计量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以及底物分子的预官能团化,且耐受多种官能团,具有高收率、高选择性以及高原子经济性、步骤经济性和氧化还原经济性;同时合成气比例(CO/H2)可在1:2到5:1之间调控。成功的克量级规模合成和室外太阳光照射实验展现了该耦合双功能体系潜在的工业化价值。
背景介绍
研究出发点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我们原创性地构建了高效的光催化CO2还原耦合烯丙基sp3 C–H键功能化新型催化反应体系。通过基于界面近场散射光学模型的催化剂设计,协同Ni单原子活性位点的精准构筑,合成了Ni:CdS/SiO2高效复合型催化剂,实现了高效、高选择性的光催化CO2还原制备合成气同时烯丙基sp3 C–H键的选择性芳基化/烷基化。实验研究结合理论计算深刻揭示了Ni位点在增强CO2分子的吸附/活化,实现宽窗口合成气生产的作用机制和烯丙基sp3 C–H键功能化的自由基交叉偶联机理。
图文解析
图1. (a)Ni:CdS/S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示意图;(b)Ni:CdS/SiO2的球差校正TEM图和(c)红线标记区域的强度分布图;Ni箔、NiO和Ni:CdS/SiO2的(d)Ni K-edge XANES谱图和(e)EXAFS谱图;(f)Ni-CdS/SiO2的EXAFS拟合谱图;(g-i)相关样品的小波变换图。
图2. (a)光催化CO2还原同时烯丙基C–H键芳基化反应方程式;相关样品在耦合反应中的(b)CO/H2生产速率和(c)3a产量图;(d)CO/H2和3a的生产量-时间依赖图;(e)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催化性能;(f)Ni:CdS/SiO2在不同入射光波长下的AQY;(g)不同反应条件的催化性能比较;(h)在13CO2光还原反应中生成的13CO的质谱图;(i)Ni:CdS/SiO2的循环活性图。
图3. 底物拓展
图4. CdS/SiO2和Ni:CdS/SiO2的(a)CO2-TPD和(b)CO-TPD谱图;CdS/SiO2和Ni:CdS/SiO2(c)在Ar或CO2气氛下的LSV曲线和(d)在Ar或CO2饱和的水溶液中的UV-vis吸收光谱和PL光谱;(e)1a+2a吸附(顶部)和CO2+1a+2b吸附(底部)的原位FTIR光谱;(f)光催化CO2还原耦合烯丙基C−H芳基化的原位FTIR光谱;(g和h)在含有DMPO和底物(1a、2a或4a)的Ar饱和的乙腈溶液的原位EPR谱图。
图5.(a)CO2还原或制氢反应的势能图;(b)烯丙基C−H键芳基化的势能图;(c)Ni:CdS/SiO2用于光催化CO2还原耦合烯丙基C−H键芳基化的反应机理示意图。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该工作首次报道了在一个氧化还原循环中实现了太阳能驱动的CO2还原为合成气和烯丙基sp3 C–H键功能化的耦合催化。该反应体系无需任何化学计量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以及底物分子的预官能团化,同时还能够耐受多种官能团,具有高效、稳定且催化剂易分离回收等优势,有望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发展新型光催化反应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策略。
作者介绍
徐艺军,福州大学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复合型光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催化机理和应用的基础研究。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睿唯安化学学科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目前担任Catalysis Communication主编,Molecular Catalysis主编,PNAS邀请编辑,Journal of Photocatalysis副主编,ACS Energy Letter, PNAS Nexus, 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Industrial Chemistry & Materials, Materials Advances,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JPhys Energy, ACS Materials Au, ACS Physical Chemistry Au, 天津大学学报,结构化学和中国化学快报等多个期刊(顾问)编委。迄今为止,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Photonics,Nature Sustainability,Nature Commun.,Chem. Rev.,Chem. Soc. Rev.,Chem,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CS Nano,ACS Catal.,Chem. Sci.,催化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论文引用35000余次,H指数96。
声明:本文仅用于学术文章转载分享,不做盈利使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