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杨庆远课题组ACS Catal.:镍基-MOF材料用于CO2光催化还原
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碳基化学品具有很大的挑战性,C=O的键能高达750 kJ/mol,目前面临着效率低、选择性差等瓶颈问题。实现光催化CO2还原的关键是开发高效的光催化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具有比表面积大、孔结构和孔化学环境可调的特点,是一类潜在的良好光催化剂。然而绝大部分原合成的MOFs材料没有暴露的催化反应位点,骨架中的金属离子处于配位饱和状态,阻止了反应物分子接触金属活性位点,不利于光生电荷的分离与转移。西安交通大学杨庆远课题组在相关领域取得了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CS Catal.(DOI: 10.1021/acscatal.2c04588)。
镍基-MOF材料用于CO2光催化还原
图1. 66-IS-M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机制的示意图(来源:ACS Catal.)
图2.(a)不同催化剂的CO和H2产量比较。(b)在66-IS-Ni上进行的CO2光还原的控制实验。(c)紫外-可见光谱。(d)66-IS-Ni的Mott-Schottky图。(e)电化学阻抗光谱。(f)光电流密度曲线图。(来源:ACS Catal.)
相关成果发表在ACS catalysis(DOI: 10.1021/acscatal.2c04588)上。该研究工作由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杨庆远团队完成,硕士研究生董永丽为该文章第一作者,杨庆远教授为通讯作者。
教授简介:
杨庆远,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高层次人才,西安市高层次人才,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担任中国晶体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纳米科技学会理事会理事,西安交大化工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安交大“先进吸附分离技术联合实验室”负责人;入选SCI期刊Chinese Chemical Letters和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的青年编委;获得陕西省特聘专家称号。2006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2011年于中山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苏成勇教授;2011-2018年,作为博士后或访问学者先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爱尔兰利默里克大学和日本京都大学工作, 合作导师分别是Jean-Marie Lehn院士、Michael Zaworotko院士和Susumu Kitagawa院士;2018年9月加入西安交通大学工作至今。长期从事晶态多孔框架材料方面的研究,迄今在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Science Advances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单篇最高他引229 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等6项国家、省部级项目,申请(含授权)发明专利12件。
声明:本文仅用于学术文章转载分享,不做盈利使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