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大学罗德平/尹艳丽/王东平OL:光铁催化实现羧酸与Morita−Baylis−Hillman酯的脱羧烷基化反应
羧酸是一种成本低廉、易于获得、结构多样且功能强大的合成单元,在生物和化学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脱羧官能团转化,可以合成高价值的产品,显示了其强大的合成潜力。近年来,通过过渡金属催化、光催化和电催化策略对羧酸进行自由基脱羧,为构建化学键开辟了新的途径(图1a)。
近日,河南工业大学罗德平教授、尹艳丽副教授和王东平博士科研团队,利用光铁催化配体到金属电荷转移(LMCT)策略,实现了羧酸和Morita-Baylis-Hillman (MBH)酯合成E-型三取代和四取代烯烃。该方法适用于多种不同结构的伯、仲和叔烷基羧酸,以及复杂的药物和天然羧酸,可在温和的条件下实现各种MBH酯的高效烷基化(>60种底物,产率高达96%)。该成果以“Iron-photocatalyzed Decarboxylative Alkyl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with Morita−Baylis−Hillman Acetates”为题在Org. Lett. 上发表。
近年来,利用光铁催化实现烷基羧酸脱羧产生烷基自由基,经官能团转化,能够快速构建碳碳键和碳杂键(图1b)。MBH酯是自由基化学中常用的自由基受体(图1c)。作者设想利用光铁催化脱羧产生烷基自由基,然后和MBH酯进行自由基加成,再离去OAc基团,实现三取代和四取代烯烃的高效合成(图1d)。
图1:Decarboxylative Functionaliz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来源:Org. Lett.)
首先,作者选择了MBH酯1a和3-苯丙酸2a作为模型反应底物,对催化剂、碱及溶剂进行筛选,最终确定了最优反应条件:MBH酯1a (0.2 mmol, 1 equiv.), 3-苯丙酸2a (1.5 equiv.), 溴化铁 (10 mol%), 磷酸钾 (50 mol%), MeCN (2 mL),在室温氮气条件下,15 W 390 nm LED照射12h,以87%产率和优异的立体选择性得到目标产物3。值得一提的是,空气条件或水的存在会影响产率和立体选择性。对照实验表明,铁催化剂、碱和光照是不可或缺的。
表1:Optimization of the Reaction Conditions(来源:Org. Lett.)
随后,作者开始探索羧酸的底物范围。发现该反应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范围,一系列伯、仲和叔烷基羧酸都可以顺利进行反应。此外,氯、酯基、烯烃、炔烃、酰胺、酮和醚等不同敏感官能团也能很好地耐受,并以优异的立体选择性和中等至良好的收率得到相应的产物。此外,常见的药物和天然羧酸,也可以顺利进行脱羧烷基化。同时,该反应可以放大到1 mmol,产率和立体选择性则几乎不受影响。
图2:Substrate Scope of Alkyl Carboxylic Acids(来源:Org. Lett.)
接下来,作者探索了MBH酯的范围,其苯环上的取代基无论是吸电子还是供电子取代基均能发生反应,烷基取代的MBH酯也是有效的受体,能以中等产率和优异的立体选择性得到目标产物。不同酯基和氰基的MBH酯也可以兼容,顺利得到烷基化产物。
表3:Substrate Scope of Morita−Baylis−Hillman Acetates(来源:Org. Lett.)
由于空间位阻和不可控的Z/E立体选择性,四取代烯烃的合成一直是一个挑战。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法能够合成常规方法难以制备的靛红衍生的四取代烯烃,虽然产率较低。但是,该方法为在温和条件下合成四取代烯烃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表4:Synthesis of Tetrasubstituted Alkene(来源:Org. Lett.)
接下来,作者加入化学计量的TEMPO作为自由基捕获剂,发现只生成痕量的产物,对反应体系用高分辨质谱仪分析,发现有苯乙基自由基中间体被TEMPO捕获的产物。根据自由基捕获实验、对照研究和前人的报道,可能的机理如表5所示。最初,羧酸在碱存在下发生去质子化反应生成羧酸阴离子,与Fe(III)配位生成Fe(III)-羧酸盐复合物I。在光照射下,变成激发态的Fe(III)-羧酸盐复合物II。不稳定的II发生分子内配体到金属电荷转移(LMCT),生成Fe(II)和羧基自由基 III。羧基自由基III脱羧,释放出CO2并形成烷基自由基,烷基自由基随后被MBH酯1捕获,生成中间体IV。中间体IV氧化Fe(II),再次生成Fe(III),同时被还原形成碳负离子中间体V,最后离去AcO−得到所需的烷基化产物(路径A)。考虑到量子产率Φ = 5.7,不能排除产生AcO·的自由基链式机理,然后与2发生氢原子转移(HAT)形成III(路径B)。
表5:Synthesis of Tetrasubstituted Alkene(来源:Org. Lett.)
罗德平教授、尹艳丽副教授和王东平博士科研团队利用配体到金属电荷转移(LMCT)策略实现了光铁催化脱羧烷基化反应。该策略底物范围广,适用于多种羧酸,反应条件温和,官能团耐受性极佳,能够快速高效地合成E-型三取代和四取代烯烃。此外,该方法还适用于药物分子的后期修饰,凸显了其在合成和药物化学领域的应用潜力。
声明:本文仅用于学术文章转载分享,不做盈利使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删除。